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9的文章

科學家:大腦視工具為人體的延伸

新聞來源:台灣醒報 2009-06-25     【特約記者李柏勳報導】可曾想過為何在用筷子吃飯時,我們能夠如此精準地使喚兩根細長的棒子將食物不偏不倚地送入口中,而不是塞進──譬如說──鼻孔裡去呢?科學家一直假設,這是因為大腦的感知已經將筷子視為手的一部分。 而根據六月二十三日出版的國際生物學期刊《Current Biology》發表的研究成果指出,現在可能已經找到了實驗上的證據,來支持這項假設。   這份研究中指出,長久以來在認知心理學的領域裡,存在著所謂「身體圖式」(body schema)的概念,認為人腦有辦法發現自己身體所佔據掉的空間範圍大小,才能夠自如地控制人體,並且對來自外界的刺激做出適當反應。為了證實這項概念,來自法國里昂第一大學的科學家Alessandro Farnè與Lucilla Cardinali所率領的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     受試者被要求使用一個類似鉗子的長柄工具,在十到十五分鐘的期間內,反覆去抓取一個位於前方的物體。研究小組則以高解析度的動態捕捉系統,記錄下受試者在未使用工具前,以及使用工具之後,空手攫取同一物體的動作。     結果顯示,當受試者熟悉了長柄工具,再去空手取物時,手移動的速度和加速度變緩,但是精準度不受影響,整體的動作方式有如他們的手臂應該更長一般。Lucilla Cardinali表示,這證明了人腦能夠自由地將外在工具融入身體圖式,從而使人類有效地發揮工具的效能。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者Michael Arbib,卻認為這項研究成果「有趣但不具決定性」。     他說,有可能是因為受試者的手部在習慣了如何操作長柄工具之後,突然間要改變肌肉的運動方式,改以徒手去抓取物體,心理上的不確定感導致手部動作變緩。但是作者Cardinali反駁,稱實驗所使用的長柄工具並非如此複雜,「所有參與實驗的人都是一拿起來就會用」。

醉拳

要談這種武術可能會有點敏感,它是在1979年,由著名的導演、武術指導袁和平先生,為成龍打造的一部同名電影所捧紅。而關於電影中的醉拳動作,袁和平先生在一次專訪中是這麼說的: “有次片商請我吃飯,席間有人喝醉了,手舞足蹈地很好笑,老闆就說『有沒有醉拳的』?我說有,那就拍部《醉拳》啦。 雖然確實有醉拳這套武術,但戲裡的「醉拳」卻是我全新構思的,拍的時候還沒想好,一邊拍一邊想,拍了一個多月才想出來。」”   所以其實到底有沒有醉拳存在,都是個大問號,嚴格說起來,自1979年之後出版的相關口訣、書籍、套路,如南北醉拳的說法,形醉意不醉等,簡單來說,就是如在電影中有聽說過或看過的內容,多半是出自許多武術愛好者們接續袁先生電影風格的延伸創作,或許您也曾聽到許多對武術史有研究,知情的朋友們,對這種現代創作的醉拳顯得極為排斥。但敝人認為這也無可厚非,本來在中國歷史上,舉凡地方文化、舞蹈、宗教等,就時常都是出自過去紅極一時的戲曲。只是經過長時間的傳承和許多人的重視,時間久了漸漸就演變成傳統。   不過,現象倒也帶來了點研究上的不便,就像袁先生說的,確實有醉拳這套武術,但相關的歷史資料受電影影響,反變得真假難辦,想要確認真正傳統醉拳的歷史及樣貌實在是非常的困難,故我所能提出的都是傳聞證據。老一輩的許多武術家習武,多半是依靠口傳,如果老師再多一點鄉音,更是無法確定它的正確用字,後來我用了許多線索,也完全無法找到相關的資訊,故只能就當時學到的印象來介紹。   敝人在是過去一次很偶然的狀況下,透過朋友的推薦,認識了一位練有家傳醉拳的外省老伯伯,會提這一段,正因為他所學的醉拳,很明顯的就與現代常見的醉拳風格迥異,從口訣招式到都不一樣。伯伯非常親切,以經營油行為業,從沒收過學生,似乎除了客人以外身邊也沒什麼親人,前幾次拜訪,他只大略了指點一些個人對武術的見解,可能是獨居久了,多去幾次之後,變成每次去到他那裡時,都會看到他顯得非常開心的出來迎接。正式開始學時,伯伯本打算一毛錢都不收的免費教學,不過我還是堅持,按外面學國術的行情每個月塞紅包給他,本來怎麼都不願意收下的伯伯,在聽到這些都是我自己打工的收入後,才欣然接受。   伯伯的醉拳相當的實用,是從他父親那裡傳下,沒有明確的套路,也沒有像現代醉拳的套路那樣,有倒地後立即跳起、或是前後空翻等動作,主要是一些在拳路上...

なぎなた(naginata);薙刀道

圖片
薙刀是一種日本的傳統武器,但薙刀道就和弓道、劍道等所有的近代日本武術一樣,在明治9年(西元1876年)廢刀令頒布之後,日本人為了保存自己傳統的文化、工藝及武藝,成立大日本武德會,並集眾人之力討論出幾個指定招式,並重新制定出新的比賽方式。也歷經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為學習武道被視為軍事教育的一環,有鼓動戰亂的嫌疑,而被盟軍司令部完全禁止,數年後才又被允許練習。 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歐美國家,薙刀道的男性愛好者,就像所有武術類的運動一樣,佔多大數,不過在日本,練習者卻反而是女性居多,這因為在古代日本的武士家族中,女性也需要練習兵器,而主要練習的就是薙刀。以致在近代學校裡的體育課,薙刀道也都是女性專屬的武術課程。而全日本薙刀道連盟,一直要到平成6年(西元1994年)6月,才開始第一次舉辨針對男性的薙刀道研修會,隔年5月才有第一次男子的薙刀道比賽。 不過敝人以為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其實大多數為日本男性所學習的薙刀術,多半是屬於古流劍術、柔術裡傳習的一部分,而許多流派的古流武術練習者,對於這種現代武道類的比賽方式,劍道、薙刀道等,名稱中有個道字的近代武術,都會有很多觀念不同的地方,招式的原則也時常會有衝突,即使練習的人很多,也不太會積極參與。所以其實練薙刀道的日本男性是較少沒錯,不過練薙刀的可就不見得了。 薙刀道在許多地方都和劍道非常的相似,所以如果是有學過劍道的朋友,想要多練一個薙刀道其實是非常容易的。除了一把竹薙刀,主要就是要多準備一對足脛的護甲,下圖就是它的樣子: 所以正式比賽時可攻擊的部位比劍道就多了這一個部位,一樣無論從一隻腳的內側或外側,打到這部分的護甲時,要大聲喊出sune~~(すね),才會算分。另外還需要一對薙刀道專用的甲手,它是一種食指獨立出來的手部護甲。 當然如果沒打算參加比賽,直接拿劍道的甲手來代用也沒問題。另外,關於比賽,還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 竹薙刀的最前端叫切先,最後端的部分叫做石突,切先往後石突的方向15到20 公分這一段地方叫做物打,用物打準確的擊中面、小手、胴、脛,四個部位,並一樣要喊出正確有力的叫聲才能得分,兵器更長但接觸面卻更小,所以其實和劍道比賽起來,得分較不容易。 另外高中以上的比賽,還可以使用石突向前到切先20到25公分的地方來攻擊對方的足脛,以及用切先的部分刺擊...

Capoeira;卡波耶拉 (卡迫威拉)

圖片
最早注意到這個武術,是1993年的一部電影”Only The Strong”,中文譯名叫「王牌至尊」,電影的故事內容十分簡單,重點是片中不時穿插的武術卡波耶拉,當時第一眼,就對它這種雙人腿法對練的訓練方式產生極大的興趣,因為在此之前我所學過的空手道、跆拳道、泰拳及國術裡,還真沒有看過這麼好的訓練方法。 當時年紀還小,想讓自己功夫進步以外,其實更想要像電影裡那樣表演許多花俏的招式,可惜當時國內沒有人在教,問了很多一起練武的外國朋友,看過或聽過的人不少,可惜就是沒人學過,只好作罷。沒想到有次在只是和朋友在閒聊,他提起可以幫我問問看他的一位同學,他們家是在巴西薩爾瓦多城(EL Salvador)住過多年的華僑。 許多年之後才知道,原來在19世紀巴西的奴隸制度廢除之後,大批曾經被迫為奴的黑人無法工作求生,淪為幫派,卡波耶拉便也淪為幫派的訓練武術,而被法律嚴格禁止多年。那一帶地區剛好就是1930年代卡波耶拉,再次復興的地方。這位朋友早就耳濡目染,並練習多年,就這樣開始了我卡波耶拉的練習。 當時和他練習的卡波耶拉,除了基本動作ginga 大致上相同以外,整體的動作比較慢、且小,很講究每個動作的含意,整個人幾乎都貼在地面上移動,有點像倒立著練太極拳的感覺,還滿修身養性。最主要就是要練習在動作中相互找穿過或絆摔對方的機會。 學了半天才知道原來他學的這種,沒有我想學的空翻、飛踢等比較華麗的大動作。雖然當時不免有一點失望,不過就這樣陰錯陽差的,我練到了古流的卡波耶拉,它仍維持傳統卡波耶拉為實際能夠使用而練習的風格,正式名稱為安哥拉式卡波耶拉 (Capoeira Angola),而電影中我原本想學的那種,叫做區域式卡波耶拉 (Capoeira Regional),現在比較常見就是它。 要區分這兩種卡波耶拉,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看兩者的服裝,區域式卡波耶拉有年資制,腰上繫的彩色繩子叫酷拉達 (corda),不同的顏色代表你的練習年資不同。而安哥拉式的卡波耶拉因為動作都在地面上,如果也繫條繩子很容易就會纏到自己和對手,所以自然就沒有這個制度。 要介紹安哥拉式卡波耶拉,就要大致提一下悲慘的黑奴史,歷史上最早開始大批販賣黑人到各地為奴的是阿拉伯人,時間相當的長,大約從西元1世紀左右起,其實時至今日這種行為也都還存在。當時有閹割之後供阿拉伯人自己使用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