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見過的詠春拳及永春拳

詠春的電影熱也過了好一陣子,經過這一段時間,學過詠春的人變多了,不過我想大部分人的心中對詠春拳的印象應該都是類似的形式吧,怎麼黐手、怎麼對練、木人椿的打法等等。不過嚴格來說,這些印象其實都是葉問系詠春的形式,若撇開各種系統觀念和門派歷史等的爭議不談,還有很多種詠春拳或是永春拳,蘊含著很多特色是值得深入討論的。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大家比較熟知的葉問系詠春的傳承史,五枚-->嚴詠春(-->)梁博儔→梁蘭桂→梁二娣、黃華寶→梁贊→陳華順→葉問,之前敝人有談過自己和盧文錦老師學習的故事,但其實在稍早之前,也普接觸過福建的永春白鶴拳和廣東的順德永春拳,前者永春白鶴拳,一種演變自白鶴拳的武術,有研究認為它很可能是詠春拳的來源,也或許在五枚師太的時期,祖師嚴詠春之前的系統便是這個樣貌。後者順德永春,傳說是葉問的師父陳華順,其子陳汝棉所傳下,這兩系的永春拳除了套路名稱和一些動作很相像之外,都沒有黐手的訓練法,而且永春白鶴更是連木人椿法都沒有,所以老實說,敝人完全沒想過這兩者和葉問系的詠春會有什麼關聯。


當時認識的老師是一位以傷科國術館為業的福建籍老阿伯,本身練有祖傳的永春白鶴拳,當兵的時候又和廣東藉的老兵以藝換藝,習得了廣東的永春,這也符合現在這兩者的地緣關係,敝人感覺永春白鶴與一般常見的鶴拳更為接近,都是講求功力、吐吶呼吸,附帶提一下白鶴拳這門武術的系統,據考證,現存的飛、鳴、宿、食等常聽到鶴拳派別,本來應也未分家,最早應該都是由白鶴拳的訓練法隨個人體會不同所分化出來,不過比較讓我好奇的,是最早的白鶴拳到底長什麼樣,可惜年代久遠,大概無從考證了。永春白鶴比起一般鶴拳,也講守中,手法更多元,正如詠春的優點,也因為同樣包含鶴拳的內功心法,若能精通的話,功力驚人,但是同時要求手法及內功的練法,對當時尚在中國武術啟蒙期的我來說,理解上過於困難,故很多細節到十多年後才有所領悟。


至於另外一種順德永春,最明顯的不同點,就是雙方接著手時使用的手法比較多,因此對練的動作也多,對當時的我來說也比較有趣。老師主要另有一個學生,是我的朋友,我等於只是沾光,可以一起跟著練兩下。當然,當時並沒有順德永春這種名稱,也是近來研究才確認的,只記得一個永春白鶴另一個永春的叫法,搞的我迷迷糊糊的,根本弄不清楚,反正也沒想這麼多,學就對了。說起來這兩者難以區分的問題到後來有在四處訪師時也還滿常遇到的,因為這兩系拳術雖然在外開館授課的教練少,但老一輩程度好的人卻不少,而且每個人又都會加入自己的心得,加上核心的概念相近,有時真的分不出來。


大致上,順德永春的攻擊手法較是像一般打木人椿的手法,較快較短,沒什麼像葉問系詠春般較長時間接觸對方雙手的手法,老師常常是叫我們”直接來”,架勢一出來,他就開始使出各種手法和招式,這種練習方式的優點,是對於對打形式的用法很容易就能上手,對突發狀況的反應也會比較快。不過當時的我對武術還不甚瞭解,很多手法只知道硬記但也記不來,所以學習效果亦不佳,於是就中斷了好一陣子,在和盧老師學習之後,才又再正式找那位老師學習。


接下來好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叫永春的,就都是那種有永春特色的武術,叫詠春的,就都是另一種有黐手的武術,尤其後來遇到葉問系詠春的朋友大家手法也都差不多,再再加深了我這種印象,直到又遇到一個有趣的轉折,一天有朋友說要介紹我認識一個,在廣東還是香港練詠春有好幾年,也是武痴的朋友,想讓我們認識,朋友本來是不安好心想看好戲的,想說我們會怎麼樣就動起手來,但其實我個人通常對武術的想深入瞭解的好奇心,遠大於去實際使用它,本來心想既然學的都是詠春,想必差別也不會太大,可能很多東西用聊的就可以了,況且後來對詠春的興趣也沒那麼大了,完全沒想要捲起衣袖,不過經朋友一再鼓動,加上對方朋友人也和善,轉念想想黐個手試試也無妨,一試之下便愣住了,他們也是不用黐手的?!


原來朋友學的是另一種近來比較多人注意的古勞詠春拳,這一系的詠春拳採用的黐手是比較接近傳統中國南方武術的轆手和技手練習(轆,音鹿,車聲的意思),就是接近我們一般北方武術常見的平圓和雙手盤手式的對練法,只是是以前臂做接觸而不是用手掌部分,得事先聲明,這兩種對練法的正確名稱敝人當初並末和那位朋友確認過,只是我個人聽他的口語似乎是這麼說的,而事後考察發現其他南方武術也有這種語音相同且有確定文字的名稱,故採用之。


古勞詠春拳是葉問的師爺梁贊,晚年回到家鄉後才傳下的系統,與先前佛山傳授給葉問的師父陳華順時已相隔數十年的時間,因此這段時間的演化已經大大不同,補充說明一下,敝人在研究華人地區的古武術時體會到,過去人習武,和現代人習武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點,便是古人教習武術多半都一定會改拳,這種在現代常被視為大不敬的行為,有些名師還為此飽受抨擊,但其實在古代這卻是稀鬆平常,正確來說從來就沒有一個明師不改拳的,只是改多改少的問題而已罷了。當然梁贊先生也不例外。此段時間內,敝人推測梁贊先生應該是接觸了一些中國南方拳術普遍的進階內容,很明顯多了不少一些的特徵,比方轆手和技手的手法,及同樣自中國南方北傳的「異術」; 八極拳的八子拳手型等。


尤其最特別的是是改善了敝人曾提過,當時因為在武術上精進必須做取捨的最主要原因。話說之前那篇寫出之後就不斷的收到網友們的信件和提問,到底為什麼? 沒想到就這那一句話也這麼多人好奇,先說明一下,敝人認為學習武術最重要的就是實際去體驗它,所以不管怎麼說,接觸武術的前面十年,不管怎麼練,只要不受傷,就算練習的東西有任何的缺點,也都可以是將來的助力。所以之前的提問我很少正面回答,畢竟這只是我個人的體驗罷了,不過近來很多敏銳的朋友看來也有類似體會,問題裡就提到答案了。


在此順便回答,沒有錯。答案就是挷手,挷手是葉問系詠春非常重視的一個動作,而幾乎葉問系詠春的詠春拳手法都是包含此一動作,尤其黐手中更是不可或缺,如此一來當然有一定的優點,比方如果對方與自己功力相差不大時,手肘很容易攻入,還有會讓手法的變化增加,達到對練快速進步的效果。


但反過來說,雙方功力體型相差較大時,使用挷手,尤其是高挷手,手腕、肘、肩等處負擔就很容易會超過負荷,防守不易自然反應也容易受限,但針對同樣的對手,使用攤手的動作卻不會有此困擾。另外是長期練習此一動作,易讓肋骨部分習慣處於漏空的狀態,對於遇上精於鐵砂掌、朱砂掌等硬功夫的對手時,常只是交手過程中擦過肋骨,或同時在面對兩個以上受過武術訓練的對手時,也過於容易漏出空檔,不利應對。必須強調一點,若是以防身為目標時,此動作帶來的快速進步效果還是優於缺點的,畢竟幾種例外的情形是相對難遇到的。總之,在古勞詠春裡,最特別就是將挷手的使用需求降低了,很多在多種詠春裡配合使用挷手的時機,都改採不同的手法,因此自然也沒有葉問系詠春形式的黐手,而必需使用挷手配合的動作如低挷手時,還多了些不同的要領來運用它。於是在朋友留在台灣的那幾年,我常會找約他討論一些技術問題,學習了一些不一樣的詠春觀點,收穫不少。


除了上述的比較多人認識的詠(永)春之外,還有馮少青永春(或有稱南洋詠春)和廣州詠春(主要為阮氏詠春及岑能詠春),過去有幸能分別接受來自這幾個系統的幾位大哥指導,這一系的詠春拳是從梁博儔所傳入紅船戲班後,經陸錦、馮少青等先輩一路延續下來,又被稱作紅船永春系。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宗師馮少青了,溤少青的故事相當傳奇,簡而言之,傳說他是詠(永)春拳名家中,少數將拳術運用到防身之外,如諸多其他中國武術的名家般,歷經亂世中與真刀真槍,生死搏命場面,還能全身而退的人。他曾因逃亡遍蹟南洋,直到晚年71歲左右才返回廣州,故此系的主要傳承都在東南亞地區,也多沒有練習黐手。廣州部分就以阮氏兄弟阮濟雲、阮奇山及阮奇山與友人張保之徒岑能傳承。


此系統相當多元,不同傳人間表現出的差異極大,但最特別的共通點,是其手法步法互相配合的運用方式,有說是因為長年在船舟之上練習的關係故演變出來,或是馮少青宗師以其經歷改良,敝人感覺它是詠(永)春拳系統中使用兵器,六點半棍法及八斬刀法中最靈活的一個系統,或許是因為和兵器法的原理較接近之故。此外還有馮少青宗師改編的木人椿,除手法不同外,從腿法、步法到身法等運用都更加靈活,更為豐富。


還有一種我在國外學習越武道的團體裡見到的詠春,不確定他們是從上述的某個系統新開創的,還是另屬一個系統,目前也無從考證起,因為它從套路、手法、到練習重點都與上述的幾種都有些明顯差異,令人印象還滿深刻的,所以順便提一下,在越南詠春拳被稱為Vinh Xuan Quyen (還是詠春拳,發音不太一樣而已),在法屬印度支那時期,廣東部分地區曾和越南同為法國殖民地,據朋友們的說法,他們的詠春是在那時期傳入越南,有趣的是他們的練習有一重點,在葉問系詠春裡,初學時常會要求練習者避免被人拉手拉走,而那兩位練習這種詠春的朋友卻剛好相反,專門練習怎麼被人拉走,練的時候就是兩人互相帶手拉來拉去,而這種練習練出來的手法在交手時效果還滿出來意料之外的,反應相當的快,是另一種中國南方武術風格鮮明的詠春。


後記,最近剛好是以前一起練詠春的兩位師兄有興趣,以幾本書利誘敝人加入研究,過程中回想起這些有趣的觀點,就乾脆整理下來,供其他想瞭解的同好們參考,惜文字表達有限,還有很多細節無法一一說清。至於究竟誰正統的問題就懶得分析了,畢竟每個跳出來講話的前輩都有純正的血統證明,只能說就動作來看,詠春拳傳到葉問宗師時,應是加入了不少創見,比方黐手訓練系統的設計,是在其之前的傳承系統中未見的,故許多門人堅守詠春此一名詞和訓練內容也不無道理。但其實其他每個系統在不同領域也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我想除非真的是想專心繼承某個門派的傳統,不然多學多瞭解也是件相當有趣的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柔道;大小內外割掛公式

劍道的可攻擊部位

示現流兵法剣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