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宮拳系列之 (三):詠春問宮拳

在敝人開始學詠春的時候,它還是一個非常冷門的武術,與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當時不但與學校同學提起葉問、或秀出雜誌上的照片,會被當成笑柄,甚至與其他武術的學習者聊到詠春,許多人都不知道我們的練習究竟在練什麼。當時坊間不像現在有這麼多豐富的練習資料可參照,學生只能單純的依照師父教的傳統方法重複練習,而傳統方法學習的時程長,大多數時間只用在少數動作的不斷調整,如此要堅持下去,幾乎全得靠自身體會,並常常自問還有什麼不足?還有什麼可學或該學的?如此土法煉鋼,所學來的功夫自然是講究許多。


敝人從跟隨盧師父學習,加上與別系師友們接觸交流的時間,與詠春已有近二十年的淵源。當時盧師父門下的學生們,多有兼習別種武術的風氣,所以常在四處習藝時,會湊巧與很多早期師兄們再次、三次的同門,大家自然經常一起研究討論。其中最常聽到的話題,就是許多學詠春的人,在一段快速成長期後會陷入停滯,這種瓶頸動輒可達十年以上。為此敝人日夜練習進度飛快,但後來也面臨同樣瓶頸,明顯感到再努力練習都難有突破。


轉入宮拳後柳暗花明豁然開朗,不過當年瓶頸中掙扎時,深入接觸許多過來人為衝破瓶頸各自想出的理論,後來皆成為相當寶貴的參考資料。恰巧近來許多來訪的詠春武友們提出很多類似問題,在此一併融合過去的經驗,用宮拳的觀點說明之。


問:「詠春的放鬆和宮拳的鬆有什麼差異?」


答:詠春的放鬆通常是利用身體的局部出力達成,比方枕手需留有腕力,伏手需留有臂力等。宮拳則必須練至完全沒有這類力量。


問:「同樣是被稱女人拳,兩者有何不同?」


答:理論上既稱為「女人拳」,女性學習應該要相對有利才對,比方訓練時間較短且有效(只要每兩、三天花個幾分鐘練習一下)、能克服體格的弱點、彰顯女性天生的優勢等,宮拳仍明確的保有這些原始特質。


至於詠春,比方就常聽到「為何有伏手、攤手讓女性練起來不太方便的動作?」「既然已經是女人拳,卻為何梁贊宗師又需要另外為身材矮小的弟子創拳?」等等疑惑。確實以敝人近二十年來所見為例,總體來說中等身材以上的男性容易持續學習,且不少人在短短的二、三年內,就感覺已掌握詠春這門武術的特性。不過女性同樣期間內卻放棄者居多,原因多可歸納為與男性相比產生的挫折感。比方基本要求女性要花較長時間才辦到、黐手時常被追趕過,學了半天防身還不能應對力氣大、狠勁強、或有略武術背景的男性對手等,就是很強的對比。


詠春拳的創始者雖在傳說中是女性,不過之後至少有六代未再出現女性傳人,而且自葉問宗師與上推二代的梁贊宗師、及再上推二代的黃寶華宗師,光此三代就傳出了三種截然不同的訓練方法,實在很難推測再上推二代的最原始版本的樣貌,傳承過程中到底失去了亦或添加了什麼。


問:「詠春需要時常黐手來維持手的靈活和反應,宮拳呢?」


答:宮拳因為是從女性出發的,自然不主張硬力、蠻力且重視效率利用最少的消耗速決,即使在持久戰也能以柔克剛利用最有效率的動作保持戰力,因此用法和一般練習方法很不同。好處是通常學多少身體自然記得多少,因此不太需要為保持熟練度經常與對手對練。


這也是男性學習宮拳的誘人之處,男性通常在運動方面穩定性較高,因此更不必花太多時間維持已經學會的技巧,加上本身即有的優勢,比方筋骨強、力氣大,因此一旦學會放鬆,就能發揮一般長時間訓練才有的效果。


問:「詠春有二字箝羊馬,宮拳用什麼方式扎馬?」


答:宮拳沒有馬步。宮拳的理論認為,人在遭受攻擊之時,很難說雙腳是怎樣的姿勢或狀態,因此終極目標應該是--在任何姿勢或狀態下,雙腳都可任意反應。


問:「詠春使用日字衝拳,宮拳是用什麼樣的拳?」


答:宮拳沒有固定的握拳方式,有時會握得好像詠春立拳、有時可能像拳擊刺拳等等。用宮拳觀點來看,日字衝拳是屬於長技的拳法,所謂的長技或有稱長肢,為河洛話的說法,是指以手伸長出來的方式發力,宮拳在用法上多以短技為主,短技的手法一般幾乎都是貼著對手變化,手不太有伸出的動作,也是因此固定拳形不利應變,所以沒有固定使用哪一種握拳法。


問:「詠春有膀手、圈手的動作,為何宮拳不使用呢?」


答:宮拳的理論認為人的本能習慣以力制力,但兩方交手一旦陷入較力,就會因為僵硬而出現攻防漏洞甚至受傷,同時更容易消耗戰力。因此如果做膀手時,需要肩膀局部出力,至於圈手,當對方被圈時若出力硬拼,我方的手臂也容易會跟著出力,都會出現前述用力的困境。因此宮拳並不使用這類動作。


問:「宮拳是如何拉對方的手? 為何與宮拳的手接觸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答:正確來說,宮拳不太用手去拉對方的手,主因是真正交手時雙方動作通常很快,要抓到對方的手不太容易,或如果雙方同時意圖拉對方的手,反而造成手打結,且力量小的一方當然更吃力。與宮拳接觸者常形容彷彿被輕輕一拉就被帶走,卻無法察出力量或施力點,因此感覺很奇特,其實這完全是放鬆產生的效果,此理因為在武術裡比較少見,才會總是令人感到十分疑惑。

留言

  1. 在下出國前也曾在盧師傅處學習一段時日,
    雖然只是剛入門到吃手的階段 ,但也確實發覺
    在一段快速成長期後會陷入停滯,以及鬥力問題,老師所言都深有所感~~
    感謝武癡老師的經驗分享!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柔道;大小內外割掛公式

劍道的可攻擊部位

西洋劍的握柄